最新资讯
更多
为什么中国孩子没办法和父母讲道理? time:2018.07.12

最近,一段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,也让人真切体会到,中国父母面对孩子时,有多么“傲慢”。


视频节选自一档综艺《少年说》,节目中,中小学生们站在高台上,面对台下的老师、同学、父母,大声喊出自己的“心里话”。



“居高临下”的父母“最爱”别人家的孩子


初一女孩璟颐有一个好朋友吴笛,她是“全班第一、全年级第一、全校第一”的学霸,也是挂在妈妈嘴边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

妈妈经常拿吴笛和璟颐做比较,还会打击她说:“你看人家吴笛,数学好,英语好。你成绩这么差,她怎么会和你做朋友”。



耿耿于怀的璟颐,在台上委屈得几乎要哭出来:“你自己的小孩,也很努力,为什么你不看一下?”



妈妈听到后,先是肯定了孩子的努力,然后话锋一转:“但是,光努力是不够的。”


妈妈又讲述了一大段学习方法论,以及各种大道理。



璟颐又问了一遍:“为什么我的努力,你从来都看不到?”


换来的依旧是妈妈的连珠炮,“我认为,我认为……”。


即使她明确恳求妈妈:“能不能不要再说别人家的孩子比我好了?”


妈妈还是在为自己的“打击教育”辩护:“我不打击你,你就该飘了。”



中途,璟颐偏过头去,擦掉眼泪,但妈妈的说教还是没有停下:“你真的要去改!”


直到下台,璟颐才放声痛哭。好朋友吴笛上前来帮她擦掉眼泪,安慰她:“我妈妈总是夸你,你也是我的‘别人家的孩子’。”



之后,璟颐妈妈口中“别人家的小孩”吴笛也上台了,可是在她的父母眼中,还是有更优秀的“别人家的小孩”。


因为体育不及格,性格太内向,她的所有努力都被爸妈全盘否定:“你看你们班的每一个同学,体育都及格了。而你,什么都不行!”



最后,吴笛道出了总是被父母忽视的一点,也是许多同学的心声:“我们成长路上, 遇到的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家的孩子,而是自己。”



其实,最悲哀的不是这些孩子,而是在璟颐和吴笛身上,有无数人的影子。


“改变一个成年人的观念总是很困难,在许多地方,是青少年们在包涵、谅解父母。”


这是如今许多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。



喜欢和不喜欢,都要压抑在心里


“缺乏沟通,不善表达,羞于说爱。”这大概是中国父母与孩子间的相处模式。


能有一个平台让孩子说出心中一直想对父母说的话,这种形式很新颖。


节目中很多孩子大胆吐槽了自己的“不喜欢”。


比如,希望家长不要再逼着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。


男孩说,不想每天吃苹果和鸡蛋。



不喜欢家长“一门心思都在工作上”。


女孩说,父母工作太忙,没时间陪自己,家长会别人的家长都来了,可是自己的家长却缺席了。



00后小孩们的表现,让人能够轻易看到他们身上闪闪发光的地方。


有的孩子,勇敢自信,敢于挑战传统观念,还有些孩子,能够体谅父母的辛苦,大方地表达对父母的爱,比如,因为妈妈年龄相对较大,希望妈妈多花点时爱她自己。



但是,面对这些可爱孩子所吐露的心声,有些家长的回应则让人尴尬。


有一位热爱舞蹈的小女孩,因为成绩下滑被妈妈取消了舞蹈课。


但她无比热爱跳舞,她希望妈妈能让她继续学舞蹈。



妈妈先是答应了,但又提出了附加条件:“考进全校前100名。”


在女儿的请求下,才把条件放宽为“前150名”。



这些孩子,每一个都有他们独特的优点,可是父母眼中,却似乎只有成绩。


他们不敢大声说“喜欢”,因为早恋是父母眼中的“洪水猛兽”;


他们不能说“不喜欢”,因为“成绩那么差,凭什么提要求?”或者因为“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,你要听爸妈的!”


即使是鼓起勇气的表达,也常常无法得到父母真正的认可和了解。


他们体谅着父母的付出,却总是无法换来平等的尊重和沟通。



在孩子面前,父母永远是“上级”


不仅是在节目中,生活中几乎每一天,父母和孩子间都在上演着这样的几近无效的沟通。


知乎上关于“和父母无法沟通你有多绝望”的提问,有两千多个回答。


每一个回答背后,都是一个无奈的故事。


比如自己的感受总是被忽略,“每当我遇到问题,我妈的第一反应不是安慰,不是提建议,而是骂我打击我”。


想法常常被父母质疑:“我说想当科学家,他们说我天真,说我无知,不想和我探讨更多可能。”


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就被全盘否定:“一个大学生这点事都做不好,书都白读了。”


中国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在于,家长总是觉得“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好”,可孩子却觉得“你做的一切正在毁了我”。


于是双方从来不肯互相信任,更别提有效沟通。


有人对比了中日版的“天台告白”,提出这样的疑问,“为什么我们的中学生不敢真的向喜欢的人表白?”

  

  父母将早恋视为洪水猛兽,一味压制,而忽视了对孩子情感上的引导和支持。


很大一部分还原因于,我们太习惯于“父父子子”式的上下级模式,忘记了将孩子作为平等独立的个体来对待。


心理学家李玫瑾说,“你应该上去告诉她,我女儿真棒,这么小就有人爱了,说明我女儿很可爱”,而不要僵持着用对峙的目光去看待这件事。



但真正能做到的父母,少之又少。


父母和孩子有效沟通的缺失,不仅会损害亲子间的关系,还可能让孩子走向极端。


有效沟通其实并不困难,简单到可能只是一个说话方式的转变:少一些“你必须、你不该”等。


而从根本上来说,除了沟通技巧,更重要的是真正地将孩子视为平等的沟通对象。


对于人生经历尚浅的孩子来说,他们可能更需要一个指引者,而不是管理者。


指引意味着,父母需要放下傲慢的姿态,从学习、情感、生活习惯到兴趣理想各方面,跳出“父母”的身份。


无论孩子的想法和行为是否幼稚,都需要被尊重和被倾听,而不是傲慢地、简单粗暴地说:“不可以”。


孩子从来不是父母的附属品,他们生来,只属于自己。



24小时咨询热线
13971579967
立即咨询